如果一天吃三餐,一個月九十餐,那麼三個月就有兩百七十餐了…
記得剛到蘭塔島的第一餐,我坐在路旁一間擺設簡單,看起來就很當地的小攤販,老闆娘的微笑也是很簡單。翻了翻菜單,我還是點了不管到哪都是最喜歡的炒飯,再加上一杯消暑的果汁,因為搭了三個小時的車,肚子早就已經餓扁了,不一會兒馬上就吃得清潔溜溜,蘭塔島上的第一餐,非常之滿足。
由於旺季時候的蘭塔島,主要的遊客都是歐洲人,所以蘭塔島上到處都是西餐餐館,包括為數最多的瑞典餐廳、德國烘焙、義大利麵、披薩、漢堡、薯條…簡直比吃到泰國菜的機會還要多更多。
而當地人大多數都是為穆斯林,所以當地食物又可以說同時混合了泰國、穆斯林和西式風格。一間當地人開的餐館,菜單裡的早餐可能是吐司、火腿和煎蛋的美式早餐,中餐時間會有BBQ或穆斯林式咖哩雞肉或魚肉,晚餐時間又有漢堡套餐、三明治套餐或泰式炒飯或炒麵。
通常這種混合式的餐館主要的客群都是遊客,所以價格都很高,一份雞肉炒飯便宜的從60B起跳,貴一點的到100B都有。而符合老外口味的西餐,如漢堡或三明治套餐,一份要價從100多B到200B以上的都有,一顆約8吋的披薩更是200B以上,而飲料通常都是要另外點另外算。
如果每天都去吃這種價位較高的餐館,對於在這裡待上三個月的我而言,實在是吃不消,所以,在吃的方面,我勢必要另尋出路,一條可以吃到俗擱大碗的路…
後來我發現,蘭塔島上的餐館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,第一類為完全老外式餐館,就是老闆是老外,菜單上也都是西餐,客群也幾乎都是老外,這一類可想而知當然是價位最高。第二類為混合式餐館,這一類的老闆以當地人為主,菜單裡通常有西餐和泰國菜,這一種餐館就要看情況了,如果裝潢擺設漂亮,又在海灘邊賣海鮮的,通常價位高,比較簡單樸素一些的,價格就低一些。而第三類為純當地式餐館,或是根本就是路邊攤,這一類的老闆一定是當地人,客群也幾乎是當地人,老闆的英語通常不大OK,菜單上也是完全看不懂的泰文或者是根本沒有菜單,想當然耳這就是我需要的,俗擱大碗的餐館。
(第一類餐館)
(第二類餐館)
(第三類餐館)
這種第三類的餐館,以雞肉炒飯來說,40B就吃得嚇嚇叫了,如果要加大也可以,還有免費的冰水可以喝到飽(通常第一類或第二類的餐館水都要額外付錢)。因為這些餐館都很不起眼,所以,如果要在這種餐館混得好需要一些管道,比如認識當地人由當地人帶去,或者是懂一些簡單的泰語搞得懂要吃些什麼。
而我會開始頻繁接觸到這種第三類的餐館,主要是透過潛水店裡的一位泰籍教練砲哥的關係,我和砲哥或包哥載氣瓶去打氣中心時,等候氣瓶打氣的空檔,常常會一起去吃的東西或喝個涼的(可參考:當個打氣跟屁蟲)。而砲哥帶我們去的當然都是這種第三類的餐館,後來包哥也有介紹我幾家不錯的,但這幾家其實也是砲哥介紹給他的。
一開始自己去吃的時候都是用手指去點菜,不過後來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泰語之後(數字、多少錢、食物的名稱…等),就開始可以混得不錯了,之後也自己找到了幾家還不錯的當地餐館。
當我學會了這些簡單的泰語之後,偶爾回到第二類餐館去,發現某一些餐館竟然有分遊客價和當地價。如果我一進去問:「Do you have menu?」非常好,這就代表我是隻待宰的肥羊,Menu打開就是給遊客的價錢,相反地,如果我一進去直接用泰語點菜,最後結帳時又用泰語問:「套來?」(多少錢?),付的錢就是打折過後給當地人的價錢。
在這種時候我還真慶幸自己長得一臉泰國樣,靠著這點到處騙吃騙喝的感覺其實還挺不錯的啊!
其实,你那一身烤得微焦的古铜肤色,就足以让你蒙过关了,哈哈
回覆刪除